周明承看了周围一眼,他有些好奇有没有军方的狙击手在附近。
走出大楼没走一分钟,在场的二十多人便上了几辆外表有些威武雄壮的装甲防暴车。
上车之后周明承被挤到了最里面,这让他有些哑然失笑。
“这么紧张吗?”他看向了杨胜。
杨胜微微一笑道:“安全第一。”
车辆启动,车队驶出了官府大院,他们的举动此时已经被上报到了当地军方和警方的联合指挥中心。
“杨秘书正驶向荷蜜大街,交通组请注意。”
“目的地是汉生生物科技大楼,一队、二队马上前往清查周边情况。”、
“所有人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指挥中心正透过大屏幕看着监控,在场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在此期间没有提过周明承的名字和先知的代号。
车上,周明承透过小窗看到了外面街上的场景,只有一辆辆运输物资的货车和走在路上的军人,以及一些协助搬运、清点物资的民兵、志愿者。
平日熙熙攘攘的车流此时已经消失不见,随着军管的进行所有人都待在了家里,马路上前所未有的畅通。
限行和车祸什么的都不存在了,甚至一些路口连红绿灯都关闭了。
想到这他看向了杨胜询问道:“杨秘书,上面对居民的安排是怎么样的?”
第一波末日灾难大地海啸的到来注定沿海城市的毁灭,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居民肯定不能逗留下去。
听到这话,杨胜表情凝重地回答道:“现在军队正在把一些敏感物资运输进入内陆,军管暂时不会放松。下午三点左右军管会放松,各地按户籍抽调居民进入民兵和预备役,协助搬运物资。
两天内主要把粮食和一些重要工业设备搬走,两天后在军队的带领下居民正式迁移内陆,预计七天内结束这一切,此后沿海地区会进行封锁,出入需要证件。最后两天是来当保险。”
说完杨胜沉默了下来,车内也十分安静,听到这些话的众人表情都不太好。
这个任务太艰巨了。
沿海居民何其之多,迁移之后还要安顿。
数亿人想要安置下来,住房、水资源、电力、教育方方面面都是大压力,当地居民有没有意见,移民过去的沿海居民会不会不满意分配到的房子.....
太多东西要考虑了。
为了防止有官员懈怠,拖到了九天后末日来临还没迁移完,最高团在商量过后决定在七天内结束迁移工作。
谁敢超过七天,谁就要准备下去吧。
如果有特殊情况,最后两天用来赶紧解决。
“很多东西应该搬不走吧?”过了一会,周明承看向了外面的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擦得十分干净的玻璃正在阳光下闪耀。
七天时间,注定难以搬完,海量的物资都会留在原地。
华z国百姓几十年努力的成果,精心建造的高楼大厦、引以为傲的铁路、机场和地标建筑以及各种不可搬离的古迹都会被海水淹没。
何时能回来,谁也不知道。
起码在他的前世,人类并没有返回沿海,一方面是大地震使海底隆起导致海平面上升,另一方面是第二次末日灾难“烈阳之灾”将冰川和两极融化了大部分,所以这些城市一直都处在淹没状态。
“搬不走。”杨胜摇了摇头,他不是很愿意讨论这个问题的。
凌晨一点三十三分
京城小雨淅沥沥,以五十辆为一组的车队正在不断驶入了维安局驻地,短短不到半小时便已经走了六组车队。
他们每一辆车的副驾驶上都坐着一个黑衣人,而黑衣人身上都拿着一个公文袋,脸上的表情极其严肃。
半小时后,京城大学堂,家属宿舍区,一栋栋小别墅错落有致。
一辆特殊牌照的黑色轿车在雨中突然驶入了学校,保安队长拦下后车上的人出示了证件,随后保安队长立定敬礼,连忙放行。
轿车朝着家属区而去。
而此时,知名自然地理学家,今年六十余岁的院士施封季早早便与妻子睡下,明日周六他们二人打算去探望孙女。
几分钟后轿车的两束灯光打在了施院士的家门前,随后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黑衣人撑着伞手里提着包从副驾驶下了车,他抬头看了一眼房子,然后和手下的陪同下按响了门铃。
“叮咚~”
清脆的门铃声在深夜里尤为清晰。
“叮咚~”
又是一声门铃,两个浅睡眠的老人睁开了眼皮。
“老头子,有人在按门。”老婆婆拍了拍自己的老伴。
施封季清醒了过来,他点了点头,然后从床头摸索着开灯,同时拿起了眼镜戴上。
他有些疑惑地看向房间外,“这么晚了,谁来了?”
穿着睡衣的他走出了房间,先是把客厅的灯打开,就像打开了在夜海浮沉的灯塔。
他走到门口直接把门打了开来,在承平多年的京城地区,他并不觉得会是什么坏人上门,何况这里是大学堂的家属区,近十年连件盗窃案都没发生过。
“咔嚓”
“你们是?”
施封季困惑地看着门外的黑衣人,是陌生人,都是些年轻人,寸头,眼神犀利。
“施院士你好,我们是维安局的。”领头黑衣人雷厉风行地掏出了自己的证件。
而他的回答让施封季瞬间精神一振,把门全部打开道:“快进来快进来。”
这时房间里施封季的妻子也起身了,身骨子有些弱的对方披了一件大衣,今夜的雨有些冷人。
她看了一眼眼前的状况知道自己老伴有事要做,于是走向了厨房准备煮一壶水。
而领头黑衣人却是没有进门,依然站在门口屋檐下认真地开口道:“施院士,我知道您一定有很多疑问,但我无权回答。”
说完,他在两人惊讶地目光中打开了公文包,掏出了一张盖着红章的纸。
“这是征召令,现在向您正式宣布,军府将征召您为顾问!”
“文职,享军级待遇!”
“十分钟后将会出发,凌晨三点军府大楼将召开任务会议,请您尽早准备!”
闻言,施封季愣在了原地,呆呆看着眼前的这张征召令。
眼前的一幕他突然想起了四十多年前自己还是个年轻学生时和向一名前辈请教问题。
“您干了那么久探矿,有什么最难忘的事情吗?”
对方那充满沧桑的眸子看着他,微笑道:“我曾经被征召进入国家核工程,在最危险最艰难的时候深入深山老林寻找铀矿,与无数人一同奋斗。
那段日子很苦,哪怕是重点工程也时不时吃不饱,跑进山里一去就是半年,出来跟个乞丐似的。
那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记忆,难忘的不是因为苦,而是因为我做过一件于国民有功的,拿的出手的大事。那是一段值得让人回味和激情的红色岁月。”
施封季曾以为自己永远不会遇上这种,因为那个年代已经过去。
他为很多企业和部门寻找过铁、石油、金、银、煤,他在地质地理上留下了很多创新性的研究,他每年得到的钱财早就让人望尘莫及,但他总感觉有些空虚。
他感觉自己的一生没有一件值得拿的出手的贡献,以往做的事都充满了物欲。
但在一个平凡的夜晚里,改变的契机来了,它来了。
想到这施封季嘴角露出笑容,伸手接过了征召令。
“不用等了,现在出发!”
“换身衣服!”
身后的老妻子此时开口了,他转身看去,对方十分坚定地和他对视着。
没有劝阻、没有抱怨。
“好,换身衣服再走!”
......
京城四环,一个高档小区里
灯光突然打开,一股步履阑珊的白发老太太披着外套,撑着拐杖打开了客厅的灯,坐到了沙发上。
“奶奶你怎么起来了?这才凌晨一点多啊。”
一个长相美丽的年轻女子穿着拖鞋从另一间房里走了出来,她刚刚发现客厅的灯光亮了。
出来后看见自己的奶奶坐在沙发上发呆,以为出了什么事的她连忙上前关系。
“小岚啊,我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心神不宁,总感觉有事要发生了。”
老太太笑容有些难看地和孙女说道。
“出事?哪有什么事啊,奶奶你想太多了,我给你倒杯水,等会继续”
“滋滋滋~”
还不等女子说完,门口的电铃便发出了声音,有人在按铃。
老太太和女子对视一眼。
“这么晚了,谁来了?”女子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这可是凌晨一点多啊!
这突发的情况让她有些不安甚至害怕,家里可就她和奶奶两人。
想到这她连忙掏出了手机,一边准备按报警电话一边走向门口准备看看监控,她家门口是装了监控的。
老太太见状也起身跟了上去。
“扣扣”
“刘老姨你在家吗?”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可能是见电铃无用。
而此时女子和老太太也来到了门口处,听到熟悉的声音女子松了口气。
这是小区保安队长的声音,再看看监控,门外有几个保安和两个陌生的黑衣人。
“咔”
见状女子把门打开了。
“何队长,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刘小姐,刘老姨,这不是有维安局的人找你们吗。”保安队长恭敬地让开了路,让两个黑衣人上前。
“刘教授你好,我是维安局的。”
“维安局的?找我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