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欢却是气的,坐在地上蹬腿,他尖声地叫着,
“让那个坏女人回来!让她回来!她如果不回来的话,我就再也不起来了!!”
没有人搭理闻欢和闻喜这两个小孩。
路过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撒泼打滚的闻欢。
他们见过很多不讲道理的小孩。
可是能够如闻欢这样口吐恶言,蛮不讲理的,让人心生极端厌恶的孩子,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帝都城中很多人都知道,闻家的家境其实并不如纪家。
但是纪家大小姐纪长安,礼数非常的周到。
这么多年来,纪大小姐对于闻家上下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好。
好到挑不出错来。
毕竟纪淮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死去的纪夫人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
有着这样家教的纪大小姐,礼数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常住在这条街上的人,都不止一次的看到过,纪长安带着闻欢和闻喜这两兄妹,在这条街上买东西。
几乎是这两兄妹要什么,纪大小姐就给买什么。
可是闻欢对纪大小姐却态度如此恶劣。
甚至他还要求对他们极好的纪家大小姐,给他下跪磕头认错?!
“哪里有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够这么对待自家的恩人?”
“你们不知道吧,当年闻家的人到帝都城来,投靠死去的那位纪夫人,身上穿的可寒酸了。”
“可是他们现在个个穿着绫罗绸缎,就连闻家的丫头,穿的比寻常人家的丫头好得多。”
“这全都是靠了纪家的接济呀,这么多年纪家的人不说也不介意这些,那闻家的人便当这是理所当然的了?!”
布庄的掌柜一边准备着敲锣打鼓去讨账的事宜。
一边与周围看热闹的人讨论着,
“唉,这都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我们纪家心善呢?”
更有大嗓门的布庄伙计,将平日里闻家几个人在布庄打秋风时的嘴脸,宣扬的到处都是,
“你们还不知道吧,那位纪老太太可挑剔了,她真把自个儿当成富贵人家的老太君,什么都要最好的。”
“就连公主郡主身上穿的料子她都看不上,每次来我们这儿,非得我们拿最贵的料子给她!”
“呸,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们闻家又不给钱!”
听完了布庄掌柜和布庄伙计的这些话,大家更是对着闻欢和闻喜指指点点的。
有人压低了声音说,"
她吩咐了布庄掌柜一声,东西她是不会带回纪家的,便暂存在布庄掌柜这里。
若哪一日布庄掌柜碰到了那位送东西来的男子,便将东西还回去。
布庄掌柜脸上的神色有些为难。
能将这么华贵的无价之宝送出手的人家,哪里会随随便便的要回去?
大小姐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布庄掌柜见识的人多,他常年在商场上与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
布庄掌柜便知道,对方根本不求财。
很有可能对方求的是大小姐这个人。
纪家虽然是大盛朝的首富之家,可地位十分的低下。
若对方要求的是大小姐这个人,纪家没有任何的转圜余地。
纪长安转身匆匆的离开,布庄掌柜也只能深深的叹口气。
青衣看了看布庄掌柜手里捧着的沉香木匣子。
又着急的看了看大小姐的背影。
完了完了,大小姐连君夫人的衮服都不要。
君上要气疯了。
此时正巧,纪长安还没有从布庄迈出步子。
便看到双青曼带着闻欢和闻喜那对龙凤胎,从纪家布庄外头进来。
“哼!”
看到纪长安,才五岁年纪的闻欢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
他撇过了头去,压根儿就不想搭理纪长安。
纪长安眼中带着冷笑。
上辈子的闻欢是她的养子,可是对纪长安一向态度很冷淡。
那个时候纪长安怎么就没有好好的想想,为什么闻欢闻喜这一对龙凤胎,一直对她这么不冷不热的?
明明她已经将闻欢和闻喜,当成自己亲生的孩子那样疼爱,可这两个孩子,就是与她亲近不起来。
现在来看,在闻欢闻喜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很不喜欢纪长安了。
上辈子的纪长安怎么就没有发觉呢?
双青曼大概也没有想到,会在纪家布庄的门口遇到纪长安。
她脸上厌恶的神色瞬间变换,带上了热情的笑容,
“长安妹妹,你不是向来不爱出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