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不知道为什么,简史中并未提起长达十年的北伐战争,而且伤亡人数也只字未提,所以楚辞听见李子归所说如此,也是感觉不可思议。
李子归平复了一下情绪,看着楚辞道继续:“后来,无双大元帅为了永绝后患,率军进入北冥深处,五十万大军,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两千人,无双大元帅也身受重伤,两年后在夏初府去世。”
“嘶~”
楚辞倒吸了一口凉气,五十万大军,竟然就回来了两千人,这是如何的悲壮。
“不过据回来的人说,噢尔雅人也损失惨重,除了数万族人侥幸逃走以外,基本被灭族。”
“先生为何知道得如此详细,要知道,也许除了皇家正史,恐怕很少有文献记载此事,听说那一战之后,帝国可是禁止任何人讨论和记载澳尔雅人之战的。”
楚辞有些疑惑,他生在皇家,要不是李子归说起,连他贵为皇子,都不清楚此战如此惨烈,虽然他失势,但是皇家并没有阻止他翻阅历史文献的权利。
当然,也可能那些正本被珍藏起来也说不定。
“呵呵,殿下有所不知,因为哪一战之后,帝国国力下降非常严重,国内兵力匮乏,一些州府开始拥兵自重,不在听从帝都政令。”
“而帝国周边更是群狼环视,烽烟四起,帝国随时有分崩离析可能。”
楚辞可以想象,一个硕大的帝国,如果没有强大军力的支撑,那后果可想而知。
“就在帝国即将分崩离析之际,楚越大帝重新任命了东南西北四路大将军,给了他们无上权力,并且掏空了国库,组建了后来威震天下的四镇军团,让帝国有了喘息之机。”
“就是现在的镇南,镇北,镇西,镇东四大军团吗?”
楚辞知道,现在帝国这四路军团,也是守护帝国边境的中坚力量。
李子归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神情有些低沉。
“也算是吧!不过时代变迁,一切早已经是物是人非,四大军团,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楚辞一愣,看向有些低沉的李子归。
“先生可知道其中缘由?”
李子归犹豫了一下,转身看向楚辞道:“殿下可知,四镇大将军之族?”
楚辞摇了摇头,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这些。
“殿下不知,也属正常,因为当初有功的四路大将军之族,在帝国安稳后的数百年里,一直是帝国打压的对象。”
“镇西杨氏一族,镇南张氏一族相继被灭,镇东南宫一族和镇北李氏一族在高人的指点下逃过一劫,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楚辞点了点头,难怪连皇族文献都没有记载,这种打压功臣之后的糗事,帝国怎么可能把他写进文献里去。他突然抬头看向李子归。
“先生就镇北李氏一族之后?而南宫家……”
“哈哈哈,殿下果然聪慧。”
李子归点了点头,看向楚辞道:“家族人丁单薄,已经不成气候,之所以投靠殿下,也是觉得殿下您合符草民胃口,不得有半点其他想法,还望殿下明察。”
楚辞倒不在乎这些,只要李子归和南宫允是真心帮自己就行,至于他们是否要为家族正名,是否要恢复家族荣光,都不是楚辞所要担心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也是他们应得的。
“先生不必如此,潮起潮落,本就是遵循了自然规律,何须刻意而为之。”
“谢殿下!”
《被流放后,全国都在求我回都当皇帝沧南大帝楚南天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不知道为什么,简史中并未提起长达十年的北伐战争,而且伤亡人数也只字未提,所以楚辞听见李子归所说如此,也是感觉不可思议。
李子归平复了一下情绪,看着楚辞道继续:“后来,无双大元帅为了永绝后患,率军进入北冥深处,五十万大军,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两千人,无双大元帅也身受重伤,两年后在夏初府去世。”
“嘶~”
楚辞倒吸了一口凉气,五十万大军,竟然就回来了两千人,这是如何的悲壮。
“不过据回来的人说,噢尔雅人也损失惨重,除了数万族人侥幸逃走以外,基本被灭族。”
“先生为何知道得如此详细,要知道,也许除了皇家正史,恐怕很少有文献记载此事,听说那一战之后,帝国可是禁止任何人讨论和记载澳尔雅人之战的。”
楚辞有些疑惑,他生在皇家,要不是李子归说起,连他贵为皇子,都不清楚此战如此惨烈,虽然他失势,但是皇家并没有阻止他翻阅历史文献的权利。
当然,也可能那些正本被珍藏起来也说不定。
“呵呵,殿下有所不知,因为哪一战之后,帝国国力下降非常严重,国内兵力匮乏,一些州府开始拥兵自重,不在听从帝都政令。”
“而帝国周边更是群狼环视,烽烟四起,帝国随时有分崩离析可能。”
楚辞可以想象,一个硕大的帝国,如果没有强大军力的支撑,那后果可想而知。
“就在帝国即将分崩离析之际,楚越大帝重新任命了东南西北四路大将军,给了他们无上权力,并且掏空了国库,组建了后来威震天下的四镇军团,让帝国有了喘息之机。”
“就是现在的镇南,镇北,镇西,镇东四大军团吗?”
楚辞知道,现在帝国这四路军团,也是守护帝国边境的中坚力量。
李子归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神情有些低沉。
“也算是吧!不过时代变迁,一切早已经是物是人非,四大军团,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楚辞一愣,看向有些低沉的李子归。
“先生可知道其中缘由?”
李子归犹豫了一下,转身看向楚辞道:“殿下可知,四镇大将军之族?”
楚辞摇了摇头,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这些。
“殿下不知,也属正常,因为当初有功的四路大将军之族,在帝国安稳后的数百年里,一直是帝国打压的对象。”
“镇西杨氏一族,镇南张氏一族相继被灭,镇东南宫一族和镇北李氏一族在高人的指点下逃过一劫,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楚辞点了点头,难怪连皇族文献都没有记载,这种打压功臣之后的糗事,帝国怎么可能把他写进文献里去。他突然抬头看向李子归。
“先生就镇北李氏一族之后?而南宫家……”
“哈哈哈,殿下果然聪慧。”
李子归点了点头,看向楚辞道:“家族人丁单薄,已经不成气候,之所以投靠殿下,也是觉得殿下您合符草民胃口,不得有半点其他想法,还望殿下明察。”
楚辞倒不在乎这些,只要李子归和南宫允是真心帮自己就行,至于他们是否要为家族正名,是否要恢复家族荣光,都不是楚辞所要担心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也是他们应得的。
“先生不必如此,潮起潮落,本就是遵循了自然规律,何须刻意而为之。”
“谢殿下!”
“呵呵,终于可以看着别人受罪,而自己却乐哉悠哉的时候了。”
宁川府,北地九州大辽州最繁华的府城,他坐落在大辽河的南岸,地势平坦,沃土千里,是帝国最大的粮仓。
而且这里也是四大家族邢家的祖宅之地。也是他们的发家之地,邢家除了帝都的国公府,基本上后人都在宁川。
所以宁川既是天下人的宁川,也是他邢家的宁川,可以说,整个宁川府没有任何人敢跟邢家叫板。
经过一个月的行军,楚辞一行人已经进入大辽州境内,离宁川府也就四五日行程。
楚辞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要狠狠的宰邢家一次。听说自己封地北冥,都是邢家那个老不死的建议。
而且邢家还是自己那七弟的母族,楚辞一想到这,心情都瞬间不好了。
“哼!一家子的坏人。”
由于这段时间的系统性训练,四大军团已经初步成型。就连后勤保障军团也初见成效。
“殿下,您找我?”
楚辞正想着事,青龙军团长杨云志跑了过来,给楚辞行了一礼道。
“通知王涛,玉峰他们,暂时停止训练,队伍混编一起,让兄弟们该干嘛干嘛,拿出自己的痞子德性,回到一个月前刚出长流府的那种状态。”
杨云志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
“遵命!我这就去通知他们,那群家伙可是被逼坏了,这个命令一下,可能都要翻天了。”
“哈哈哈,我就要他们翻天,一群坏痞子,你还指望他们乖乖就范不成?”
杨云志心领神会,朝楚辞行礼后就离开了。
不过两人的对话,把一旁的铁塔听得一愣一愣的,让一旁的隐九看了直摇头。
“先生,殿下真的会去宁川府吗?”
大辽州的官道上,两匹快马一前一后的朝着宁川府的方向奔驰。
被称为先生的中年男子勒住马绳。奔驰的马儿很快停了下来。
“没错,按照殿下的行事风格,他很可能去宁川府。而且算了算时间,殿下离宁川府不到三日行程。”
先生长舒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公子哥道。
“我们一定要在殿下进入宁川府前追上他吗?”
公子哥有些疑惑,看向中年男子。
“没错。”
先生皱了皱眉头,“殿下从长流府出来后就不见了踪迹。”
“按理说,五千多人的大部队,还有那几百万斤粮食的车队,怎么都不可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才对,可是偏偏就没了踪迹。”
“嗯,是有点蹊跷。”
公子哥点了点头,突然震惊的看向先生。“您是说……”
先生点了点头,“殿下的能力不能这么快就表现出来,所以一旦到了宁川府,殿下就可能会遇到危险。”
“但是要是有人知道,这一切都是出自老夫之手,那又将是另一种情形了。”
“一名睿智的君王,其恐怖程度,远远要大于一群睿智的臣工。所以,你应该明白我 担心什么?”
公子哥点了点头,然后两人同时看向宁川府的方向,一抖缰绳。马儿如离弦之箭,快速消失在漫天黄沙之中。
“殿下,徐勇兄弟回来了。”
楚辞正在马车里闭目养神,外面响起了铁塔犹如洪钟一般的声音。
楚辞翻了翻白眼,只能掀开车帘,看向风尘仆仆赶来的徐勇道:“都办好了?”
徐勇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殿下,兄弟们都已经乔装进入了宁川府。”
楚辞点了点头,本来他还想着到了北冥才让徐勇组建情报机构的,但是从长流府出来没多久,杨云志的侦察兵就发现了一些特殊情况,在他们部队的附近,老是出现一些不明身份的骑兵。
为了不让这些人发现几个军团的训练情况,楚辞让徐勇临时组建了新的情报组织,配合杨云志的侦察兵,把这些游荡的骑兵来了个一锅端。
“很好,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宁川府一旦有情况,要及时告诉我。”
“是,殿下!”徐勇赶紧躬身行礼。
“嗯,下去休息吧!”
“遵命!”
徐勇离开后,楚辞陷入了沉思。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一时又说不上来。
一晃两日过去了,楚辞他们已经进入了宁川府的地界,离府城也就一日路程。
看着一块块硕大的农田,还有那长势喜人的农作物,楚辞都有些感叹,果然不愧是天下粮仓,这么大一个府城,得养活天下多少人。
难怪邢家能成为帝国四大家族,这源源不尽的粮食,就是邢家最大的保障。
“殿下,营外来了两人,说是要见您。”
杨云志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朝楚辞行礼道。
“嗯!是什么样的人?”
楚辞有些疑惑,他自认为自己很帅,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吸引人才的地步。
“一老一少,气质很是不凡,应该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难道是邢家的人?”楚辞心里想着,不过很快就否决了。
他相信邢家会出城迎接 ,但是不会跑这么远的地方来欢迎自己。
“嗯,带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两人被带到楚辞面前,果然如杨云志所说,一老一少,气质皆是不凡。
“草民李子归,南宫允参见殿下。”
两人正是风尘仆仆赶来的李子归和南宫允。
“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楚辞打量着两人,不知道他们见自己所谓何事。
二人也不矫情,起身后看向楚辞。
“我等二人听闻殿下封地北冥,虽才疏学浅,但也愿意追随殿下,以尽微薄之力。”
楚辞一愣,敢情是来投靠自己的,但是如此不凡的两人,不在家里享受清福,投靠自己这个毫无权势的皇子做什么,难道去北冥受苦?
“为何?”
楚辞意赅言简,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两人对视了一眼,还是李子归开口道:“天下乱局,不立不破,然为政者,当局者迷,毫无建树,如此以往,帝国危也。”
楚辞没有说话,继续看着两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他都为这家伙捏了一把汗。
“殿下封地北冥,乃潜龙出渊,跳出五行之外,是为不立。”
“斩断暗龙骑,释放数千死囚,是为不破。”
李子归微微躬身,他一直怕的就是楚辞觉得自己是在利用他,他之所以说出来,也是想看看楚辞的反应,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楚辞的格局,比他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走吧!我们去看看这座英雄之城。”
楚辞率先朝夏初府方向走去,李子归紧随其后。
“参见殿下!”
夏初府城门口,迎接楚辞的并不是官方人员,而是徐福等人。
“呵呵,诸位不必多礼,大家都起来吧!”
见到几人,楚辞还是挺开心的,这一路过来,虽然有些波折,但是效果出奇的好,而且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好。
原本以为,这一路不可能风平浪静,给自己下绊子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但是现在都到了北仑,到了夏初府,却都是自己给别人下绊子。
难道,这就是穿鞋的怕光脚的?自己胡乱搞一通,还他妈那么的自然合理!
“谢殿下!”
几人起身后,又和隐九铁塔等人一阵寒嘘。
“你们一路过来,可有遇到什么棘手的事?”
看众人精神不错,李子归打断寒嘘的众人道。
“这位是?”
徐福几人其实早就注意到了跟在楚辞身边的李子归,但是楚辞没有说话,几人也就没敢多言。
楚辞一愣,这才想起来,几人离开大部队的时候,李子归和南宫允还没有投靠自己呢!
“这位是子归先生……”
楚辞也没多说,只是简单介绍了一番。
“殿下能得先生辅佐,真乃幸事也!”
几人在简单了解李子归后,纷纷发出肺腑之言。
“这一路北上,倒是没有什么棘手的问题,只不过到了夏初府,却不得官方待见。”
徐福皱了皱眉继续道:“而且府城兵士每隔三五天就要来清查一次,搞得我们很是被动,生怕一不小心出了什么差错,双方会起冲突。”
“嗯?”
楚辞皱了皱眉,夏初府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人和自己的关系,居然还如此折腾,这是在给自己下马威吗?
“还有什么?”
楚辞脸色有些不好,你一个小小的府城,还跟自己杠上了不成?
“还有……”
徐福看着楚辞,有些难为情。
“嗯,但说无妨!”
看见徐福犹犹豫豫的,楚辞就知道,准没好事。
“是,殿下!”
“夏初府主曾传出话来,说殿下在其他地方疯疯癫癫他们管不着,但是想要在他夏初府闹事,那就得看看殿下有几斤几两了。”
“哦!这夏初府主什么来历?居然敢跟一个皇子叫板?”
楚辞有些不解的看向李子归。
李子归沉默了一会,看向楚辞道:“殿下,这夏初府不简单啊!”
楚辞翻了翻白眼,这是什么话,说了等于没说。
“先生何出此言?要知道我们一路北上,不管是长流府吴家还是宁川府邢家,哪一个是简单的主?结果呢?还不是被我们拿捏得客客气气的,他一个小小的夏初府还能翻天不成?”
“殿下有所不知,这夏初府可不一样,他不但是北仑的补给地,还是北仑数十万将士的大后方,很多将士的家眷都在城内。”
“而且,最主要的,它还是帝国百姓心目中的圣城,一旦殿下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受到影响的,只会是殿下您!”
李子归对于永州,对于夏初府的了解,可比楚辞多得多。
“嗯?那又如何?我还怕他一个小小的府主不成?”
李子归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看向楚辞道:
“夏初府的府主来自飘渺宫,而镇北大将军正是飘渺宫的人,所以,这个府主背后,不但有数十万镇北军将士,还有他整个飘渺宫,而且,二皇子的母妃可也是飘渺宫的人!”
“你的意思是说,他的目的是……”
楚南天终于想起了什么,震惊的看向素衣老者道。
素衣老者微微点了点头。
“如果是殿下一人,倒不会有如此心机,但是有百算军师之称的李子归,完全就有可能了。”
楚南天摇了摇头,如果真如此,恐怕邢老爷子会跳脚。
“先生觉得他们有几分把握?”
素衣老者停下身形,看着已经开始挂果的果树道:“陛下,这满树的果子,等到夏天成熟的时候,可能就只剩下一半左右,陛下觉得是可惜呢还是觉得理应如此?”
楚南天看向果树,思考良久,对着素衣老者行了一礼。
“多谢先生解惑,受教了!”
“哈哈哈,陛下不必如此,等到果子成熟,草民可得向陛下讨要一二。”
“哈哈哈……”
两人同时大笑起来,让远远跟着的宫女太监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来到邢府,楚辞并没有感到多少惊艳,虽然到处古色古香,充满贵气,但是眼界很高的他倒是觉得理所当然。
“殿下请!”
楚辞在白发老者的招呼下坐在了首位,李子归和白发老者分别坐在了他的下手两边。
在三人坐定后,众人才纷纷落席。
就在众人坐下后不久,一道美妙的琴声悠悠传来,紧接着,一群妙龄女子踏着美妙的舞步来到大厅,在楚辞他们面前开始翩翩起舞。
“好美!”
楚辞由衷感叹!不光舞蹈美,跳舞的人儿更美,每个舞者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没有浓妆艳裹,有的只是青春,靓丽,充满朝气。
“殿下如果喜欢,就带上她们一起前往封地,闲时也好为殿下解解乏。”
白发老者看着楚辞一直在盯着跳舞的众女,脸上似笑非笑的看向他道。
“哈哈哈,老太爷说笑了,君子不夺他人所好。更何况此去北冥,前途未卜,怎能贪图享乐。”
楚辞摆了摆手,收回视线,看向白发老者道。
“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况且有如此多勇士跟随,就算是五王,想来也得掂量掂量才有。”
楚辞翻了翻白眼,北冥五王,按照邢卜行的说法,至少几十万大军,就算自己这边五千人,个个都骁勇善战,人家也根本不可能把自己放在眼里。
而作为帝国的皇子,他相信,自己对于五王来说,吸引力绝对是空前的。
楚辞也比较纠结,按理说,此时前往北冥,那就是羊入虎口,北冥五王绝对会拿他这个帝国皇子做文章。
然而不去北冥,自己又能去哪里呢?而且帝国绝对不允许皇子如此胆怯,连自己的封地都不敢前往,要是自己真的退缩了,恐怕等待自己的将是狂风暴雨。
楚辞不由得把目光看向了下首谈笑风生的李子归,也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呢!
优雅的琴声还在继续,众人也在美味佳肴的碰撞声中渐渐沉迷。
突然,一阵狂风暴雨,琴声开始变得高亢起来,不知不觉,美丽的舞者已经下场,接踵而来是一群少年。
楚辞打量着这群锦衣少年,年纪和自己不相上下,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只见他们手拿长剑,翩翩起舞,细长的剑身在空气中刷刷作响。
楚辞暗自点了点头,如此剑舞,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柔中带刚,刚中带烈,异常精彩。
特别是哪位处在C位的白衣少年,他舞剑速度其快,时而狂风暴雨,时而惊涛骇浪,再配合刚柔并济的众人,简直是恰到好处。
白克林知道,他大哥和二哥肯定在某种事情上达成了一致,但是想要说服自己,除非拿出信服的理由。
白离人点了点头,老三说的也是事实,毕竟北冥的条件他也听说过,不但军阀割据,匪患横行,更有可能会面临异族入侵。整个北冥 可以说是比现在的永州还要艰难数倍。
“大哥,我的意思是,你和二哥留在永州,照顾一家老小,我带家族里的兵家工匠前往北冥。”
白克林见自家大哥情绪有些低落,犹豫片刻,主动开口道。
“嗯!”
白离人一愣,看了白克林良久,才点了点头道:“也好,我们三兄弟中,就你做事比较细心,也很难被情绪所扰。所以你去北冥,我是比较放心的。”
“那就这么定了?等二哥回来,我就前往北仑关,投靠五皇子殿下。”
………………………………………………………
楚辞带领队伍离开宁川后,并没有做任何停留,而是直奔北仑。
其实按照楚辞的意思,他还想去北安州的,因为北安州盛产马匹,邢家虽然给了他六千良驹,但是都被他拿来运粮了。
而且不光光是马匹,所有军团的兄弟都开始当起了苦力,这让楚辞特别无语,这他妈粮食多了,也是一件揪心的事。
“先生,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你看兄弟们根本得不到训练,而且,这个行进速度也太慢了点,如果照此下去,不要说两个月,能在入冬前达到北仑就不错了。”
“哈哈哈,殿下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再过几日,一大批运输粮食的马车就会到来,到时候,兄弟们自然会腾出手来,北上的路也会更加快速。”
李子归老神在在的散着步,仿佛一路火热的场景与他无关一样。
“嗯,你从哪里叫的车队?”
楚辞有些疑惑,这家伙一直跟着自己,难道还能分身不成?而且,能运输二十万石粮食的车队,那可不是小数目。
“哈哈哈,这就是为什么我叫殿下不去北安州的原因。”
“哦!难道……”
楚辞仿佛猜到了什么。
“没错,我只是叫人给北安州的州牧大人送去了一封信,州牧大人得知殿下急需车队后,就马不停蹄的派人给殿下您送了过来。”
楚辞翻了翻白眼,自己什么时候有这么大号召力了,一封信就能让一州之牧给自己送车队?
仿佛知道了楚辞在想什么,李子归笑了笑,有些猥琐地道:“殿下的王霸之气,这段时间可是展露无遗,号召力自然强大。哈哈哈!”
“滚犊子,你那才是王八之气呢,要知道,现在整个帝国,知道你李子归的人可比知道本宫的人还要多,你现在可是风云人物。”
“草民惭愧,还请殿下恕罪。”
李子归深深朝楚辞行了一礼,他当然知道,这段时间,他可是把楚辞所有的风头都抢了,还好楚辞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
“先生都是为本宫着想,何罪之有?”
楚辞可是知道的,如果李子归不接了自己的风头,恐怕他们很难到达北冥。
要知道,帝都那一群人可不希望自己有那么大的本事。
一旦自己崭露头角,等待自己的,那将是狂风暴雨般的打击。
“谢殿下!殿下能明白草民的所作所为,实乃草民的荣幸。”
这话可是发自李子归肺腑之言,楚辞的肚量,他深深的为其折服。
“行啦!本宫不是那么迂腐之人。你为本宫做的事,本宫自有决断。”
“怎么?还用你教我怎么做吗?”
耶律楚雄眼睛微眯,转身看向白衣男子,一股隐形的杀气随之凝固成形。
“不敢!”
白衣男子浑身一颤,急忙躬身行礼道:“邢家和飘渺宫一向交好,而将军又和我大哥一样,都是驻守一方大将军,这次邢家遭此屈辱,我大哥身在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如果这件事做成了,我记你首功。”
“谢殿下!那我立刻启程!”
说完,李子归起身,和徐勇一道朝外走去。
“等等!”
楚辞叫住了两人。
楚辞叫住了两人。
“记住,事情有可为有可不为,你们的安全才是第一位,如果不能保证全身而退,那就没必要在这上面纠缠。”
“是,殿下!”
两人重重的行了一礼,转身出了大帐。
“来人。”
楚辞等两人走后,沉思了一会,朝大帐外叫道。
“殿下!”
铁塔和隐九同时出现在楚辞身旁。
“嗯,去叫福伯过来。”
楚辞朝两人道。
“遵命!”
隐九一个闪身,消失在楚辞的眼前,留下楚辞和铁塔面面相觑。
这种跑腿的事,当然是速度快的隐九做,所以,楚辞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一会,徐福在隐九的带领下来到了楚辞的营帐。
“你们出去吧!看好营帐,不许任何人靠近。”
楚辞朝隐九和铁塔下命令道。
“遵命!”
两人出去后,楚辞示意徐福坐下后朝他开口道:“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晃就过去了三个多月,这一路辛苦你了!”
“殿下太折煞草民了,能为殿下做事,是草民的荣幸。”
徐福恭敬的朝楚辞行了一礼,他看着楚辞,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他心中清楚,楚辞完全是凭借一己之力,短短时间就能有如此成就。
那他的未来如何,自己都不敢想象,这也许会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
楚辞摇了摇头。
“你们尽心尽力的为本宫做事,本宫自然会记在心里。”
“殿下……”
徐福想说什么,楚辞摆了摆手道:“这次叫你来,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可能会关系到我们整支队伍的命运,所以,交给你,我才放心。”
楚辞神情严肃,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选择,只是,自己真的还有退路可言吗?
“是,殿,殿下……”
徐福在听了楚辞的安排后,被震惊得半天没缓过神来。
大楚皇宫,楚帝楚南天揉了揉太阳穴,有些苦笑地看着素衣老者道:“真是一个不安分的主,先生,你觉得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素衣老者沉默良久,才对楚南天道:“陛下,帝国的四镇大军,他们的职责是什么?这个不用说我们也知道,那就是镇守帝国门户,防止外敌入侵。”
“然而,五殿下封地北冥,那帝国的北方门户还会是北仑吗?”
“那些说书人和市井小贩说的一点不错,以后帝国的门户就应该是北冥,而不是现在的北仑。”
“作为帝国门户,北冥的危险程度和防守压力都将直线上升,远远超过了北仑现在所面临的挑战。”
“所以,陛下现在应该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了吧!”
“尽力宣传,好待价而沽!”
楚南天瘪了瘪嘴,有些无语地道。
“没错,不过,我猜五殿下并不是真的为了以后能得什么好处而来,而是,他在打北仑的主意。”
“嗯?怎么说?”
楚南天眼神微跳。
“听说殿下进入夏初府后,一直比较老实,不像在长流和宁川,直接一上来就和对方怼上。”
“像这么安静的在一个地方呆上半个月,这可不像某些人的做事风格,所以,我猜测他们肯定在谋划什么?至于门户之争,只可能是他们在为谋划的合理性打下基础而已。”
人老成精一点没错,素衣老者的分析,要是让楚辞知道,楚辞一定会送两个字给他:“牛逼”
“而且北冥地大物博,一个北冥,相当于帝国北方的九州,如此天然优势,实乃殿下之福。”
楚辞翻了翻白眼,自己本来算得上是被流放,怎么在这家伙嘴里,就变成了潜龙出渊,不立不破之局。
至于暗龙骑,他完全就没想过要斩断,只是这帮家伙心高气傲,忠诚度堪忧,他才不得不另起炉灶,释放数千死囚,也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根本没想过什么破立的事。
不过这家伙好像说得挺在理,而且楚辞也喜欢听。
“哦,先生倒是看得透彻。”
楚辞也顺着他的话,若有深意地说道。
“不敢,草民只是顺着殿下的所作所为分析所得。还请殿下恕罪”
“无妨,我所做之事,世人皆知,先生何罪之有?”
楚辞也不是那种迂腐之人,现在的自己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既然两人前来投靠他,他怎么能拒人以千里?不过适当的了解还是要有的。
“我看两位气质不凡,必定有过人之处,最近我老是精神不宁,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上来,你们作为旁观者,能否帮我分析分析?”
李子归和南宫允相视一眼,心领神会,这么快就来干货,说明殿下已经开始接纳自己两人了。
“殿下,这也是我们赶在您进入宁川府之前来见您的原因。”
“哦?”
楚辞大感意外,他心绪不宁就是这两天的事,而按照这家伙所说,他已经早就知道了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个老家伙就太恐怖了。
“呵呵,说说看。”
楚辞不动声色,笑嘻嘻的看着两人道。
李子归也不磨叽,要想得到殿下的认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不拿出点本事,恐怕以殿下的睿智,很难看得上自己。
“殿下从封地北冥开始,草民就开始关注,直到殿下出了长流府……”
李子归欲言又止,不过还是继续说道。
“殿下从出了长流府,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而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嗯,那又如何?”
楚辞皱了皱眉头,目光冰冷的看着李子归道。
“殿下是常人倒是没什么,但是殿下是皇子,一个被皇家,被帝国抛弃的皇子。”
说到这里,李子归看了看楚辞,并没有发现楚辞有动怒的表现。
于是又继续说道:“如果皇家在帝国内都不能掌控殿下的动向,那殿下去了北冥,就等同于放虎归山……”
楚辞心头一跳,难怪自己总觉得心神不宁,原来如此!
他终于明白,这一个月来,原本不想人外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可是却恰恰相反,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差点就万劫不复。
要知道,一旦自己展现出一丁点的野心和能力,那希望自己死的人恐怕能排到宁川府。
“那先生赶来找我的原因是?”
楚辞知道,这老家伙看上去人畜无害,可是脑子里的鬼点子肯定多不胜数。
“殿下只需要做一件事,就能化解此次危机。”
李子归笑了笑继续说道:“那就是保持默认便可。”
楚辞满脑子问号,“默认什么?”
“我在殿下失去行踪后,特意透露了一些消息,就说殿下之所以失去踪迹,完全是出自草民之手。但是谎话需要事实来澄清,而此次进入宁川府,就是澄清此事的最好机会。”
楚辞深受震撼,他没想到这家伙居然算得那么长远。
“哦!难道天下人会相信你的说辞?”
李子归老脸一红,“殿下有所不知,草民在民间还是有点声望的,至于隐藏几千人一两个月,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认可草民的。”
楚辞点了点头,看着李子归道:“既然先生如此有才,那就留在本殿下身边吧!闲时也好陪我说说话。”
说完,看向一旁一脸茫然的铁塔和假装冷酷的隐九。
这两个家伙,一个木鱼脑袋,根本和自己不在一个频道上,一个整天耍酷,冷冷冰冰,好像每个人的欠他一个小目标似的~~~~
“多谢殿下……”
李子归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以后很多事还要依仗先生才是。”
说完,楚辞又看向了公子哥,“不知这位兄弟是先生什么人?”
李子归听闻,赶紧上前,一把抓住公子哥道:“殿下,此乃故人之后,江南南宫家大公子南宫允。”
“此次前来,我专门绕道江南苑,就是为了公子允。”
“世叔您太客气啦!需要小子,您只需要一封家书便可。”
公子哥不但人长得帅气,说起话来也是彬彬有礼,楚辞暗自点了点头,能让李老头看上的人才,他敢保证,这家伙绝对不简单。
“哦!不知南宫兄擅长什么?”
“殿下,您太折煞草民了,尊卑有别,草民乃一介武夫,怎么能为殿下之兄长。”
南宫允急忙起身行礼,显然有些受宠若惊,他没想到,楚辞作为帝国皇子,竟然如此平和,没有一丁点的皇家做派。
楚辞有些愕然,不过马上想到自己的皇子身份,也就明白了。
“无妨!坐下说话吧!”
“谢殿下!”
南宫允坐下后继续道:“草民从小熟读兵法,十岁随父上阵杀敌,十二岁远征东孪,十五岁提升为前将军,十八岁为帅,西讨燕昭王,后……”
南宫允没有再说下去,神情有些落寂。
“嗯?后来如何?”
楚辞正听得爽,他没想到这家伙强悍到如此离谱,小小年纪就为一军之帅,自己和他比起来,那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后来南宫氏因得罪权臣,整族被贬,被迫归隐,哪怕最后陛下为其平反,南宫一族也再也没有一人出社。”
李子归在一旁接过话道。
“嗯!”
楚辞皱了皱眉头,如此人才,如此丰功伟绩的南宫一族,居然斗不过一个权臣,难怪南宫一族会寒心,哪怕得到父皇的平反,也不再出社。
“帝国真是有些……哎!”
他心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虽然于情于理,帝国都与他无关,但是打心里,他还是希望帝国能长治久安,不然,苦的还是天下平民百姓。
鹰钩鼻男子倒是看得通透,分析得也很合理。
瘦弱文士点了点头,事实确实如此。
“府主,要不要给他们下点拌子?”
文士—脸猥琐的笑道。
鹰钩鼻男子想了想,摆了摆手道:“现在特殊时期,随他们去吧!这次我北仑可没失面儿。
由于进入北冥的道路只有—条,所以楚辞的大部队不得不穿过夏初府,直接进入北仑关。
北仑关,虽然说是—个关卡,其实更像是—座要塞,它做落于群山之间,占地面积甚至超过了夏初府。
这是—道天然屏障,也是大楚连接北冥地区的唯—通道。
楚辞看着如此雄关,心里的震撼简直不可形容。
不要说关内常年驻有五十万驻军,就是只有十万驻军,要想拿下北仑,也不是—件轻易的事。
楚辞不明白为什么帝国会在这里驻如此多军队,就凭北冥的五王?
说实话,不要说五王,就算是整个北冥地区的军队加起来—同进攻北仑,也不可能攻得下来。
所以,这里驻这么多军队,肯定是另有目的,也许是防噢尔雅人,也可能是防野蛮人。总之,他们的目标肯定不是北冥。
由于楚帝早就下了圣旨。北仑关的守军并没有为难楚辞的大部队,而是在简单交接—番后,就开关放了行。
“大将军,就这样放他们过去吗?”
北仑关大将军府,耶律楚雄正看着缓缓通过关卡的车队,神情淡然,身旁,—名白衣男子看着他如此淡定,有些不悦地道。
“怎么?还用你教我怎么做吗?”
耶律楚雄眼睛微眯,转身看向白衣男子,—股隐形的杀气随之凝固成形。
“不敢!”
白衣男子浑身—颤,急忙躬身行礼道:“邢家和飘渺宫—向交好,而将军又和我大哥—样,都是驻守—方大将军,这次邢家遭此屈辱,我大哥身在
“嗯,你们可都是精锐骑兵,两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得三万石左右吧?”
“不过我可没有马匹,所以草料就不要了,给你个优惠,你折合两万石粮食就行。”
听见楚辞狮子大开口的话,王坤真想一刀子给他来个痛快,二万石粮食!二万石他妈都够两千人一年吃的了,两千骑兵再怎么能吃也用不了那么多吧!
“没问题,两日后,殿下直接去城北王氏山庄运粮便是。”
王坤平复了一下心情,略微思考一会,就答应了楚辞的要求。
一方面是不想再与楚辞产生分歧,免得再生事端,另一方面他也是有考究的,经过这件事,那两千暗龙骑必定忠诚于自己,也算是增加了王家的一点助力。
“很好,将军如此爽快,那就有劳了。”
说完,对身边的老太监道:“这两日多谢公公了,我想自己在帝都转转,就不劳烦您了。”
“殿下哪里话,既然此间事了,那我就回宫复命了。”
老太监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没想到平时不露山不露水的五皇子,却有如此厚颜无耻一面,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老太监走后,楚辞就漫无目的的闲逛起来,不管是前主还是他这个穿越者,对于这个繁华的城市都无比陌生。
虽然他身带巨款,又是皇子,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安全一定没有问题,任何人都不会希望他现在就出事。
在询问了几波人后,楚辞终于来到了帝都最繁华最大的交易市场。
“哟!这位公子,需要买点什么?”
楚辞刚进入市场,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胖子就走了过来。
“随便看看。”
楚辞看了一眼胖子,继续往前走。
见楚辞随便的敷衍他,胖子跟了上来,轻声道:“公子,要不要来点干货?”
楚辞一愣,这胖子不简单啊!
“都有什么干货?”楚辞也挺好奇,不知道胖子所说道干货是什么。
“南疆的巫女,雪域的雪女,还有摩尔族人,等等,应有尽有。怎样?买两个回去暖床,绝对物超所值。”
胖子搓了搓手,一脸猥琐的道。
楚辞一愣,这他妈原来是个人贩子,不过这正好对他的味 。
“女人就算了,有没有那种强壮的男人?”
自己即将北上,暗龙骑已经赎了身,他来市场就是想买些忠诚于他的奴隶,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哪有心思去买女人。
“强壮的男人?”
胖子也是一愣,直勾勾的看着楚辞。
“没想到公子有如此癖好,真是……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楚辞翻了翻白眼,他知道胖子误会了,但是他也懒得解释。
“当然有,公子请!”
胖子一个转身,带着楚辞就朝市场深处走去。
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胖子带着楚辞来到了一个奴隶交易市场。
看着形形色z色的奴隶,老的,少的,美的,壮的,通通都分开装在不同的牢笼里,那毫无光彩的眼神,让楚辞有一种说不出同情。
这种没有人权的交易,官方居然也是支持的,让他也是充满了无奈。
“怎么样?公子。”
胖子看着楚辞打量着周围的奴隶,笑了笑道。
楚辞看了看,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区别太大,这些人毫无活力,买来打打杂,干干活还行,想要靠他们保护自己,自己怕是想多了。
看见楚辞不断的摇头,胖子面子上也有些挂不住。
“公子您看,这肌肉,这爆发力……”
楚辞并没有听到胖子说什么,而是眼光看向了角落的一个牢笼。
那里关押着一名老者,虽然略显苍老消瘦,也和其他人一样有些呆滞,但是楚辞却捕捉到了那眼里一闪而逝的精光。
“这里这种壮硕的男子有多少?”
楚辞瞥了一眼还在夸夸其谈的胖子。
他也想好了,像这种强壮的劳动力,也正是他需要的,如果价格谈到位,他也不介意买些回去,到时候一起去北冥。
更何况,王姓将军那里还有二万石粮食要带走,也需要人手。
“八百三十六人。”
胖子一听楚辞的话,心里一喜,急忙报上数目。
“少了点。”
楚辞皱了皱眉头,看向胖子道:“我要两千人……”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胖子大喜,这么大的生意,可难得遇到一回。
“公子放心,别说两千人,就是两万人也没问题。”
“嗯,说说价格吧!”
楚辞点了点头道。
“一人二十两银子!”
胖子搓了搓手,一脸讪媚地道。
楚辞皱了皱眉头,黄金和银子铜币的比例是1:100,也就是说,二十两银子也就是两千铜币
看见楚辞皱眉头,胖子赶紧笑嘻嘻道:“公子,这种强壮的汉子一般都在二十五两银子左右,我这是给你最优惠的价格。”
“可以。”
楚辞也不想废话,他现在可是大款,区区四万两白银而已。
“我缺一个驾马车的。”楚辞指了指角落里的那个老者道:“就让他现在跟我走吧,其他的,你安排好,两日后送到城北王氏山庄就行。”
“原来公子是王家的人,真是幸会幸会。”
胖子赶紧躬身行礼,帝都王家,可是帝国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
楚辞不置可否。
付完两千两银票的定金后,楚辞就带着老者离开了。
两日后,一辆马车缓缓的驶出了帝都 ,马车上 ,一名枯瘦的老者驾着马车,朝着北方缓缓而去。
一个时辰后,一千暗龙骑也出了帝都北门,朝着马车前进的方向飞驰而去。
“看来陛下还是不放心啊!”
帝都城墙上,看着远去的暗龙骑,一名老者淡淡的道。
“呵呵,他始终是陛下的儿子,如果在帝国内被害,皇家颜面何存,要死也只能让他死在他该死的地方,倒是你我,得提醒提醒自家小辈,别在他未达到封地之前,给陛下添堵。”
老者点了点头,朝身边的下人看了一眼,下人心领神会,不一会,又是几十骑朝北飞驰而去。
这样的情景在帝都多处上演,一时间,帝国有头有面的家族都像达成共识一样,纷纷派出家兵北上,传达家族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