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庆看过去,那些人很多都有一些眼熟,也有一些是认不出了。虽说毕业没有几年,但是大家的变化都很大。其中有一个,几乎完成了成熟稳重的进化,头上的毛发稀疏得可怕。
张元庆下车之后走近,原本没有人注意他,但是随着有个同学诧异道:“那不是张元庆么?”
“呀,是张队长啊。”有两个身材壮硕的家伙走了过来。
张元庆在学校的时候是篮球队的,也不是啥队长。他身体素质好,球技也还好。但是平时并不在院队里,都是在外勤工俭学。
有一次院队比赛的时候,他偶然上场帮忙,凭借着良好身体素质,反败为胜。院队那些高手,纷纷要跟着他后面混。
从那之后,那些篮球队的人看到他,都喊他队长。
其他人一听张元庆,也都纷纷扭过头。张元庆虽然出生贫寒,可是在学校也是文武双全的代表,年年奖学金都能拿到手。
在学生年代,还是非常拉风的一个人物。
所以大家不由自主,又聚集到了他这边。
“张队长,你现在做什么,是不是进体制内了?”有的同学一张嘴就问到工作。
毕竟现在大家都不是学生了,学生时代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了。大家的衡量标准,已经变成了工作还有个人身家了。
作为同学,他们知道,张元庆在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备考公务员了,以他的水平,应该是考进去了吧。
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体制内的工作,还是令人羡慕的。
张元庆正要说什么,金军却走了过来:“哈哈,张队长可不是一般人,我现在看到了也要喊领导。人家现在可是主任。”
其他人一听,大吃一惊:“主任?难道已经是正科或者副科了?张队长太牛了吧,这才上班几年就成科级干部了?”
张元庆也有些诧异,金军难道已经知道自己身份了?自己回来才一个星期不到,他难道特意打听的。
没想到,金军下一句就漏了自己的底:“嗯,是什么科我不知道,但是上次在殡仪馆看到那里员工都喊他主任,应该是火化车间或者停尸房主任吧。”
此话一出,周围人的表情极为精彩。刚刚还往前凑得人,瞬间退后了一步,极具戏剧性。
“呵呵,金军你开玩笑的吧,张元庆现在在殡仪馆工作?”有人干笑着询问。
金军看向张元庆:“那就要问张主任了,上次我在殡仪馆看到你,你是不是在工作?”
“是!”张元庆直截了当的回答。
顿时那些人,再度后退,重新聚集在金军附近。
金军一脸得胜的表情看着张元庆,想要从他脸上看到挫败、愤怒、羞愧。
可是张元庆的脸上只有平静,他缓缓走到金军身边。
金军不由自主向后退了一步,大学时代那一次被打,已经让他有些条件反射了。
张元庆只是对他笑笑:“你的目的达到了,你答应我的事情,什么时候兑现?”
张元庆过来,一方面是想要见识见识金军的手段,另一方面则是要知道夏瑾瑜的事情。
不过现在看来,金军的手段的确一般,让自己连反击的想法都欠奉。所以他想要问清楚夏瑾瑜的事情就离开。
金军却说道:“没想到你现在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过你总不至于来了就走吧,好好吃完这餐饭,饭局结束我就跟你详说。”"
在殡仪馆告别厅里,张元庆一身黑色西装,胸口别着白花。三鞠躬之后,他深深看了一眼相片中四十多岁的顶头上司,心中沉甸甸的。
想到领导临走之前,反复念叨着不甘,心中悲戚之情更浓。这是自己最尊敬的人之一,可惜英年早逝。
走到家属区的时候,上司的夫人林翠柔浑身白衣,三十出头的她此刻格外憔悴。
“元庆,这段时间要不是你……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尽管心情格外悲痛,但是对眼前这个青年人,她是格外的感激的。从她丈夫确诊重病开始,全是他忙前忙后。
当然,那个时候来献殷勤的人很多。可是随着丈夫的病情越发严重,来的人越来越少。
林翠柔也是出身官宦门第,懂得其中的道理。自己丈夫生前刚正不阿,与本地官员有着不可缓和的矛盾,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看到他没有希望复原,自然是人走茶凉。
就连今天,班子成员到场的不过三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礼节性的走了走过场。
唯有这个青年人,一声不吭的操持着这些事。想到丈夫生前多次提到,对这个小伙子格外喜欢。现在看来,丈夫的眼光是没有错的。
“这里忙好了,赶紧回去上班吧,不要耽误工作。”
林翠柔重重握了一下张元庆的手,意有所指。
张元庆心中也一样沉重,他明白林翠柔话里有话。
跟着领导在市委办公室待了快一年,一些官场规矩是懂得。老领导病故,按照官场做法,应该第一时间划清界限,才能避免被人打上“余孽”的标签。
特别是老领导从省城调任到地方,与地方派有着不小的矛盾。
虽说自己在他手里提的副科,但是就算划清界限,别人也只会说他自保,不会多说什么。
偏偏张元庆没有这么做,之所以如此,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问心无愧。
老领导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而且无儿无女。无论如何,人生最后一段路,要陪着他一起走。
张元庆安慰了林翠柔几句,随后出门准备回去上班。他明白,随着老领导走了,往日那些跳梁小丑,不会放过落井下石机会的。
曾经自己作为市委副书记手下秘书,受到的羡慕嫉妒恨。那么如今,都会化作一块块石头,砸在自己身上,甚至要砸断自己的脊梁!
张元庆走出了殡仪馆大门,正要上车。突然看到一个老妇人在门口昏倒了。
霎那间,他旁边的人纷纷让开。只有一个年轻女子,在一边喊着救命。
张元庆见状,立刻跑了过去。旁边的人纷纷让开了,现在这个世道,老人不敢扶了。反正殡仪馆经常出这种事情,老人家情绪一激动,彻底走了也实属正常。
张元庆过去之后,先检查了一下基本情况,然后二话不说抱起来,对年轻女人说道:“快上车,我知道最近的医院在哪里。”
说罢,赶忙带着两人开车去了医院。
好在送医及时,老人没有什么大事。张元庆垫付了医药费,也没有留名字就走了。
不过救人耽误了时间,在路上的时候,张元庆就接到了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秦林宇的电话。
“张大秘书,你请假这么多天不来上班,我们办公室是管不到你了。今天秘书长来检查,只有你不在。我反正该说的都说了,你自己想想怎么办吧。”
不等张元庆解释,对方的电话已经挂了。"
从这一点来说,别看江北市这边,周强斌这个常务副市长在常委之中,排名第六。但是真正论到在政府的话语权,周强斌是市政府的二把手。
因为常务副市长与他们对口,哪怕周强斌才来两个月,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但是这个位置带来的威压,是别人不敢小觑的。
座谈会换了一个大的会议室,周强斌亲自坐镇,那些部门、局负责人,也没有平日里的趾高气昂。
当着所有人的面,周强斌逐一询问海云集团碰到的问题。例如新项目建设无法推进,他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询问。
事无巨细,周强斌逐一通过施压的方式解决。在他面前,刚开始有些一把手想要以打太极的方式推诿。
不过周强斌的思路极为清晰,而且站位很高,事事都从大局出发。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
令张元庆印象深刻的,就是两名主持工作的负责人,被周强斌捏的死死的。
周强斌一句话,年底考评的时候,我会亲自审阅你们材料。两名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明白他们转正与否,周市长有很大话语权。所以,立刻表示要对海云集团大开绿灯,专题推进项目以及其他问题。
张元庆一边记录一边感慨,周强斌的作风很硬,实现了完全控场,这也是一个领导魅力的体现。
裴碌被阻拦了好几个月的问题,一个上午就解决了大半,剩下的问题也有了解决的方向。
这下子,就连裴碌因为都被周强斌的态度打动,真诚表示感谢。
这个会虽然高效,但是也开到了中午十二点。
裴碌有眼力劲,立刻邀请所有人在食堂包厢吃饭。其他人自然是看周强斌,周强斌毫不犹豫答应了下来,这个面子必须给。
这餐饭吃得裴碌是心花怒放,亲自搞服务。
至于张元庆自然无法参加,哪怕周强斌愿意高看他一眼,也不能让他跟这些部门主要负责人平起平坐。
宰相门前七品官也要看情况,不能越了规矩。
对此张元庆觉得正常,他主动跟乔强等司机一桌,也没有什么架子。众多司机也知道这是周市长的秘书,所以相处也非常融洽。
因为工作日不能喝酒,张元庆吃了一碗饭,就结束了。点了一支烟,正在销魂,突然看到裴碌站在门口冲自己招手。
张元庆奇怪,裴碌这个时候不应该陪领导么?他赶紧起身出门。
裴碌将他带到另一个无人的包厢,这才握住张元庆的手:“元庆兄弟,感谢了。”
张元庆笑着说到:“裴总不要客气,解决问题的是周市长,我只是负责撬开你的嘴。”
“唉,说来惭愧,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以为周市长和其他官员一样,没想到,他是真心做事的人,跟老靳有的一拼。而且做事风格,比老靳还要硬。他这样的领导,给人有安全感。”
可以看出来,裴碌对周强斌非常感激。
张元庆听了这话,却不是很舒服,笑容也有些僵硬。靳书记是他老领导,听到别人这么说,心里自然不开心。
裴碌见状,摇了摇头:“元庆,你也许觉得我这么说话,对老靳不尊敬。但是我说的是实话,江北这个地方,老靳就不该来的。不仅一番心血白付了,而且连性命都丢了,只怕到死都不能瞑目。”
张元庆皱紧了眉头:“裴总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靳书记重病去世,难道你觉得有隐情?”
“重病?”裴碌发出了一声冷笑,他目光放在张元庆的身上,“元庆兄弟,官场的残酷远远超过你的想象。有些事情,我没有切实证据。但是好好一个人,怎么会突然重病?
我曾经拿老靳历年来的体检指标,送到国外验证过一次。虽然不能完全实证,但是老靳的病是有蹊跷的。”
这番话说得,令张元庆只觉得身上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