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禹今年九岁的年纪,在来清学府已经是月班的学生了,升班的时候桥宝还给程文禹小小的庆祝了一下。
由此桥宝也明白了来清学府的构成,来清学府分为星班、月班、阳班,是按照年龄和考试来划分的,说白了就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不得不说蒋正清是真的在认真的搞教育事业,以他帝师的名头,直接收科考的学子那必然能够有不计其数的人来拜师。
但是他却选择了从启蒙的时候开始教授学生,他选择了给学生打地基而不是扬名,真的是为容朝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刚升到月班的程文禹就和好朋友学会了六子棋,回到家以后就迫不及待的展示给了正在努力练习走路的桥宝。
桥宝听完大侄子的话,眼睛一亮,这不就是五子棋吗?只不过把五子给变成了六子,小样,你以为你多了一个棋子,我就认不出你来吗?
随着桥宝的不断长大,他感觉自己的小脑袋也正在不断的变聪明,他已经可以想起一些东西了,但是只有触碰到某个东西的时候,脑海中才有隐约的记忆。
小孩子没有不爱玩棋的,桥宝当然也不例外,听见六子棋立马来了兴趣。
“啊呀~啊呀!”桥宝对着大侄子一顿输出,用手指了指棋盘,又指了指自己,这个意思很明显,自己要和大侄子一较高下。
程文禹还是小孩子,一看小叔叔亮晶晶的眼睛,瞬间胜负欲也上来了,他将棋盘随手的放在了毛毯上,两个小家伙席地毯而坐。
这就是地上铺了毛毯的好处,随时随地的都可以坐下来玩耍,而且不用担心着凉,居家必备之良品。
两个小家伙你来我往的开始下起了六子棋,正巧杜老太太来给桥宝送好吃的,见两个小娃娃坐在地上下棋也来了兴致,坐在一边观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儿,杜老太太发现两个小家伙竟然下的六子棋,看着桥宝每走一步,她都看的啧啧称奇。
自家这个小孙子看来也是聪慧的很,重孙子文禹今年已经九岁了,会下六子棋不奇怪,可是桥宝现在还没满一周岁,竟然听懂了六子棋的规则,还和文禹下的有来有回。
杜老太太也是养过孩子的,桥宝本来就比其他孩子生的乖巧,现在又如此的聪慧,她顿时心生欢喜,越看幺孙越满意。
“小叔叔,我赢了!”一局终以程文禹的胜利告终。
桥宝瞬间坐不住了哼哧哼哧的将棋子,,棋子放在了棋盘上,摆明了就是,不服气再来一次。
程文禹刚学会六子棋也没有多长的时间,见小叔叔还想继续下自然也不会推脱,两个小娃娃有来有往的杀了好几局。
被杜老太太叫停的时候,恰巧是桥宝赢了,他奶呼呼的声音“啊呀~啊~啊”的宣告着自己的胜利。
程文禹正是争强好胜的年纪,但是在桥宝面前却丝毫的看不出来,即使输了棋也不见恼怒,见小叔叔开心也开心的说道:“小叔叔,真棒!”
桥宝被大侄子夸奖以后更是得意极了,小表情逗得一边的杜老太太直乐。
“啊呀~呀~呀”桥宝踮起小脚,灵活的爬到了榻上,先是和祖母问好,又指了指拿来的点心,好像怕祖母不理解一般又指了指自己的肚子。